
留宿點值班人員在引導旅客。記者 周旭輝 攝
記者探訪春運期間的杭州西站留宿點
1月27日凌晨3點,杭州西站,室外氣溫接近零度。
在杭務工10多年的江西大伯張錚和老伴坐上了前往老家的高鐵。一年沒回家,他們很想念女兒女婿和3歲的小孫子,歸心似箭。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提早前來候車的夫妻倆,冷得直搓手,原本還愁沒有地方去,沒想到,不僅找到了舒適的休息地,還美美睡了一覺。
原來,26日晚10點,在車站徘徊的老張夫妻被正在巡邏的西站樞紐派出所民警芮洪斗撞了個正著:“大伯大媽,這兒穿堂風挺大的,我們有專門給旅客準備的留宿點,我帶你們去。”
留宿點位于鐵路到達層,離安檢口約5分鐘路程。老張夫妻走到時,門口已排起了隊。
一進門,暖意撲面而來。老張環顧四周,這間近200平方米的房間里,掛著大紅燈籠,年味十足。30多張折疊床依次排開,靠窗處有一排安裝了USB充電口的簡易桌和高腳椅,空調、電視機、飲水機、無線網等一應俱全。
“通宵等車也不難熬了!”老張很驚喜。
春運期間,像老張夫妻這樣“進退兩難”的旅客不少:當天趕車,坐地鐵、公交來不及;提前在附近住旅館,又舍不得花錢。他們往往選擇在車站湊合一晚。
芮洪斗告訴記者,杭州西站開通后,西站樞紐管委會、西站樞紐派出所發現過夜旅客無處休息、隨地坐躺,容易造成秩序混亂和安全隱患,便于2023年春運期間開設了一個免費留宿點,供旅客臨時休息。
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預測,今年春運期間,將有1000萬左右外省籍務工人員離浙返鄉過年。杭州西站增開南昌、武漢、鄭州、廣州等熱門方向多對列車,總開行對數比2024年春運增加85.5對;自1月21日0時起更是“火力全開”,加開夜班高鐵,通宵運營。
隨著運輸能力提升,杭州西站將留宿點增至3個,從晚10點開放到次日早9點,還設了一個應急備用區,共可容納旅客約270人。
留宿點里越來越熱鬧。
“前幾天,我看到這里的‘行軍床’上了熱搜。”在杭州做會計的95后湖南姑娘何晶晶,去年就來過留宿點,熟門熟路。她選了最里面的角落,將“行軍床”鋪開后,躺下看起了電視。她發現,今年留宿點的設施有了升級:普通折疊椅換成了更舒服的“行軍床”,還給有需要的人提供被毯、暖寶寶、方便面及一次性洗漱用品等。
何晶晶回老家要轉3趟車,耗時2天。以前時刻盯著行李箱、拎著大包小包的她,路途中很疲憊。來到留宿點后,她覺得格外輕松——憑登記車票與身份信息進門,把行李放到專門區域后,會拿到一塊帶號碼的行李牌,行李由專人看管;電視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車次信息,以避免誤車。
到晚上11點多,記者看到,一個留宿點已有30多名旅客,差不多滿員。芮洪斗和值班人員開始引導旅客去其他留宿點。
“這段時間,杭州西站高峰期一天有10多萬旅客。最多時,在留宿點休息的超200人。”西站樞紐派出所所長汪新建說,為給這群“夜歸人”提供暖心服務,他們不斷收集群眾反饋,盡可能考慮得細致周全,讓群眾出行更方便。
在杭州做建材生意的蒼南人吳波,是看了新聞后自己找過來的。他要坐27日早上7點多的高鐵去河南訂一批貨,28日再趕回家吃年夜飯。“今年生意怎么樣?”“老家是哪兒的?”還沒困意的他開始和身邊旅客嘮嗑。
陌生人不一會便熟絡起來,越聊越“上頭”。
“在杭州,很多細節能看出人文關懷、貼心服務。”
“大家來這里,是對杭城治安和管理的信任。”
……
群眾舒心與滿意的背后,是一群“不眠人”的默默守護。今年春運期間,杭州西站樞紐管委會和西站樞紐派出所增派警力、配備應急醫療隊等,全面拓展服務覆蓋面。
輔警陳明健是一名專職巡防員。除了通宵值班,他和同事還要巡查車站,確保春運安全平穩有序運行。“剛開始,有的旅客以為我們要趕他走,有的擔心到留宿點要收費。我們一個個引導,有的大伯大媽硬要給我們塞雞蛋、面包感謝。”陳明健說。
最幸福的路,就是回家的路。在承載著萬家團圓期盼的回鄉路上,人與人的彼此關愛,溫暖著這個冬夜的車站。
凌晨1點,3個留宿點幾乎都滿了,人們漸漸安靜下來。
吳波還坐在電腦前碼字;何晶晶正在給手機充電;老張刷著手機看視頻,一旁的老伴已沉沉睡去……
幾個小時后,他們互相道別,陸續登上回家的列車,迎接春節,積蓄重整行囊再出發的能量。這一晚短暫的相聚,也成為他們人生路上一段獨特而美好的春運記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