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1 月 11 日到 19 日,Usual 的治理代幣 $USUAL 從 $0.2 漲至 $1.3,在短短九天內增長超過 500%。
Tether 和 Circle 在 2023 年賺取了超 100 億美元,估值突破 2000 億美元,但這些財富與用戶無關。他們的模式是將用戶存款的利潤私有化,同時將風險轉嫁給社會,這與去中心化金融的初衷背道而馳。
Usual 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穩定幣思路:重新分配價值和權力,讓用戶成為系統的主人。通過治理代幣,Usual 將協議的所有收益和決策權交還給社區,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分享生態增長的紅利。
在被中心化巨頭主導的市場中,Usual 試圖打破現狀,通過 DeFi 為用戶創造一個更公平、更透明的金融體系。
什么是 Usual?
Usual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法幣穩定幣發行商。其治理代幣 $USUAL 旨在重新分配所有權和治理權。Usual 最早在今年初亮相,四月份完成由 IOSG Ventures 領投的 700 萬美元融資;六月份發布 Usual Protocol;七月份主網上線;11 月 19 日,$USUAL 正式上線,并在 12 月 23 日完成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為什么選擇去中心化?
穩定幣市場規模已突破 1000 億美元,但其價值主要集中在 Tether 和 Circle 等中心化巨頭手中,普通用戶幾乎無法從中受益。Usual 提出通過去中心化賦能用戶,讓他們成為協議的核心參與者,打破傳統穩定幣的壟斷格局。
$USUAL 實現了 100% 的價值和控制權重新分配,確保社區用戶擁有主導權。協議通過分配治理代幣,將收益回饋給貢獻者,優化財務激勵機制,賦予生態系統參與者更多權力和話語權。
目前市場上的穩定幣發行者大致可分為三類:
傳統模式:如 Tether,將收入分配給股東,用戶僅能獲得一種與 DeFi 兼容的穩定幣,無法享受收益或協議增長紅利。
收益型穩定幣:如 Ondo 或 Mountain 發行的穩定幣,用戶通過許可機制分享基礎收益,但無法受益于協議增長。
Usual 模式:將收益與增長結合,用戶不僅獲得穩定幣收益,還擁有協議的所有權和增長潛力。
Usual 的三個核心產品
Usual 的核心產品包括 USD0、USD0 和 USUAL 治理代幣。
USD0
USD0 是 Usual 推出的第一個流動性存款代幣(LDT),由美國國庫券 1:1 支持,確保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它是一個無許可、可組合的資產,可以無縫集成到 DeFi 生態系統中。
USD0
USD0 是 USD0 的質押版本,用戶可以將其作為 4 年期債券進行質押,以換取 $USUAL 代幣作為收益獎勵。USD0 保持了 USD0 的穩定性,同時通過去中心化的收益分配機制,使用戶獲得協議收益。
USUAL 治理代幣
USUAL 治理代幣賦予持有者決策權和治理權。90% 的 USUAL 代幣分配給社區,只有 10% 留給團隊和投資者,確保社區的主導地位并激勵用戶參與協議建設和發展。
通過這三大核心產品,Usual 不僅提供穩定性和收益,還通過去中心化機制確保用戶在協議中的控制權和價值分配。
USUAL 代幣經濟學
許多治理代幣設計存在問題,容易受炒作影響,導致拋售壓力。創始人和團隊通常持有大量代幣,而普通用戶的持有價值不斷被通貨膨脹侵蝕。
與之不同,Usual 通過獨特的代幣經濟模型,確保用戶、貢獻者和投資者的利益長期結合,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這種設計避免了短期炒作,注重穩定和長期價值的創造。
USUAL 代幣主要用于治理,同時也為持有者提供經濟利益。代幣的價值來源于其代表的經濟權利及穩定幣抵押品的實際收益。當協議產生收入時,USUAL 的價值就會增長,持有者能分享協議的成長。
在代幣分配上,Usual 主要通過 USD0 的總價值鎖倉(TVL)將 90% 的 USUAL 分配給貢獻者,團隊、投資者和顧問等合計持有不超過總供應量的 10%。
USUAL 的發行機制與穩定幣抵押品的現金流掛鉤。每當用戶質押 USD0 時,協議就會鑄造新的 USUAL。隨著協議收入增加,代幣供應量也會增加,但不會超過經濟增長速度,避免過快通貨膨脹。
USUAL 是通貨緊縮型代幣,發行速率經過精心校準,確保代幣價值長期穩定。USUAL 持有者還將參與協議財政管理的決策,決定如何使用協議收入,如銷毀代幣或進行收入分配。
此外,質押 USUAL 可獲得額外獎勵。質押后變為 USUAL ,持有者可以獲得最多 10% 的新鑄造 USUAL,具體比例根據發行規則決定。
參與 USUAL 項目穩賺無風險?
盡管 USUAL 看起來很有潛力,采用了創新的代幣經濟學和安全防護機制,但區塊鏈項目本身存在一定風險,無法完全排除漏洞和攻擊的可能性。
USUAL 的安全審計
USUAL 已進行五次安全審計,涵蓋權限啟動智能合約、無需許可啟動智能合約、L2 代幣合約、OFT MintAndBurnAdapter 和 L1 OFT Adapter、USD0 和 DAO 抵押物合約、SwapperEngine 和 USUAL 代幣合約、USUAL 分發和空投合約、Blackthorne 審計等。
雖然安全審計做足了,但并未公布私鑰保管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USUAL 安全監控是否存在缺陷?
盡管 USUAL 的監控框架完善,但仍存在局限性:
監控覆蓋范圍的局限性: 目前的監控主要集中在協議內部關鍵操作,對外部接口、第三方集成或跨鏈操作可能沒有足夠的實時監控。
閾值設置: 異常交易量、代幣波動或價格波動可能觸發警報,但如果閾值設置不夠智能化或不適應市場變化,可能會出現過度警報或漏報。
多重簽名的潛在風險: 多重簽名錢包可能存在管理不當的風險,如果參與簽名的成員出現失誤或惡意行為,監控系統可能無法提前發現異常。
最后
USUAL 協議在創新方面表現出色,采用與實際收入掛鉤的代幣發行模型,確保長期價值增長。其安全機制強大,但在自動防御機制、多重簽名和外部接口的安全性方面仍需持續關注。
總體來說,USUAL 的設計在解決區塊鏈協議的投機問題和提升安全性方面提供了有前景的解決方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