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齊工具與資料:提前準備驗房工具,包括空鼓錘(輕敲墻面、地面檢測空鼓)、卷尺(測量房屋實際尺寸與合同是否一致)、水平儀(檢測墻面、地面平整度)、電筆(測試插座通電情況)、水桶(測試地漏排水速度)、手電筒(檢查陰暗角落或管道接口);同時攜帶購房合同、戶型圖、《住宅質量保證書》等資料,便于核對房屋結構、配套設施等是否與約定一致。
2、先看外部再查內部:先檢查房屋外部,包括樓棟外立面是否有裂縫、脫落,門窗框是否變形、密封膠是否完整,陽臺欄桿高度是否達標(≥1.05米)、是否牢固;單元門、樓道墻面、電梯運行是否正常(測試開關門是否順暢、有無異響)。進入室內后,先觀察整體戶型是否與合同一致,承重墻、非承重墻是否有拆改痕跡(對照戶型圖,承重墻通常標注為實線,不可拆改)。
3、重點排查墻面與地面質量:用空鼓錘輕敲墻面(重點是廚房、衛生間、客廳等大面積墻面)和地面,空鼓面積超過單塊磚1/3或墻面空鼓總面積過大(如整面墻超過5處空鼓)需記錄整改;檢查墻面是否有滲水痕跡(尤其屋頂、墻面陰陽角、窗邊),若存在水漬、霉斑,可能是防水問題;用水平儀靠在墻面,查看垂直度偏差是否過大(一般≤5mm/2m),地面是否平整,有無明顯凹陷或凸起。
4、細致檢查門窗與管道:測試門窗開關是否順暢,關閉后是否嚴密(可通過塞紙測試,關窗后紙張不易抽出為合格),玻璃是否有劃痕、破損,五金件是否牢固;檢查廚房、衛生間的管道接口(如水槽下水管、馬桶排污管)是否密封完好,打開水龍頭測試水壓,同時向地漏倒水,觀察排水速度(排水緩慢可能是管道堵塞或坡度不夠);查看燃氣表、水表、電表是否已安裝并正常計數,記錄初始讀數。
5、全面檢測水電與配套設施:用試電筆測試所有插座是否通電,開關能否正常控制燈具,強弱電箱內線路標識是否清晰、空開是否靈敏(可逐個跳閘測試);檢查空調孔、排氣孔是否預留,位置是否合理(避免雨水倒灌);若房屋帶裝修,需檢查櫥柜、潔具、地板等安裝是否牢固(輕晃櫥柜門、按壓地板查看是否松動),表面是否有劃痕、破損,瓷磚鋪貼是否平整、勾縫是否飽滿。
如何判斷房屋墻面是否平整
1、直觀觀察法:站在距離墻面3-5米處,平視墻面整體,觀察是否有明顯的凹凸、起伏或傾斜。若墻面存在大面積鼓包、凹陷,或光線照射下墻面反光不均勻(局部過亮或過暗),說明墻面平整度較差;也可借助長直尺(2米以上)靠在墻面不同位置,目視直尺與墻面之間是否有縫隙,縫隙越大說明平整度越差。
2、工具檢測法:
水平儀/靠尺,用2米長的水平靠尺緊貼墻面,觀察靠尺與墻面的貼合程度,若靠尺與墻面之間能插入紙片或出現明顯縫隙,說明墻面不平整;使用電子水平儀時,將其吸附在墻面,通過屏幕顯示的垂直度/平整度數值判斷,規范要求墻面垂直度偏差≤5mm/2m,平整度偏差≤4mm/2m。
塞尺,配合靠尺使用,將靠尺緊貼墻面后,用塞尺插入縫隙測量寬度,縫隙寬度超過4mm即不符合標準。
3、細節檢查法:
檢查墻面與門窗框、踢腳線、吊頂的連接處,若縫隙不均勻(一側寬一側窄)或存在明顯高低差,說明墻面平整度不佳;
觀察墻面抹灰層或乳膠漆、壁紙表面是否有因不平整導致的褶皺、氣泡或開裂,尤其在陰陽角(墻面拐角)處,可用直角尺檢測是否垂直,若陰陽角不方正,也反映墻面整體平整度問題。
4、借助光線輔助:在墻面一側用手電筒或臺燈斜向照射(光線與墻面夾角30°左右),光線會放大墻面的微小凹凸,若墻面出現明顯陰影或明暗不均的條紋,說明存在不平整缺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