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8月24日期間,滬深北僅1家申報企業終止審核,即滬市申報企業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建德爾”),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這也是繼6月20日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審核后的又一單撤回企業,在中間長達2個月里,滬市一直處于0撤單狀態。
福建德爾于2023年6月受理,受理后一直進展緩慢,該公司主要從事氟化工基礎材料、新能源鋰電材料、特種氣體和半導體濕電子化學品等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新能源、特高壓重大電力裝備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領域。
從業績表現看,福建德爾近年業績挑戰明顯。2020年至2024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4381.78萬元、125528.97萬元、169846.19萬元、141792.63萬元和168705.05萬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了16.5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1032.88萬元、28081.17萬元和 18441.46萬元、3573.55萬元和8618.00萬元,2022年至2023年連續下滑,其中,2023年下滑了79.72%。
福建德爾稱,2023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產品受行業周期性調整影響,產品價格跌幅較大所致,屬于行業共有因素。招股書顯示:2022年,福建德爾的新能源電池材料(六氟磷酸鋰)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39.73%,毛利占比為59.88%,對該業務依賴較高。
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該公司調整了產品結構,2023年至2024年,六氟磷酸鋰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下降至17.01%和12.28%,毛利占比分別下降至15.20%和4.19%。六氟磷酸鋰主要用于生產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最終主要應用于動力、儲能等鋰電池制造。
取而代之的是氟化工基礎材料,其收入占比從2022年的34.02%提升至2024年的42.96%;特種氣體也從2022年的21.45%提升至2024年的32.52%。
福建德爾還更改了募投金額和募投項目,在披露的第一版招股書中,福建德爾的原融資金額為30億元,用于7個項目,包括年產200噸電子級三氟化氯生產線項目、含氟半導體材料項目、年產36萬噸半導體級電子材料項目(二期)、13000噸/年新能源材料項目(三期)、年產23萬噸含氟新材料項目(三期)、研發及檢測能力提升項目、智能化運營項目。
而在第二版招股書中,該公司的融資金額縮減至19.45億元,募投項目也縮減至3個,砍掉了新能源材料相關項目,留下了半導體新材料,包括年產200噸電子級三氟化氯生產線項目、含氟半導體材料項目、年產36萬噸半導體級電子材料項目(二期)。
另外,記者發現,福建德爾發布的第一版招股書和第二三版招股書在2022年扣非后凈利潤上存在數據差異。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