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22日訊 (記者 謝文明)記者從多個信源獲知,經本網多次報道而感動全國人民的日照市莒縣那位以79年時光等待丈夫戰場歸來的烈屬陳秀英,于今年6月14日以98歲高齡去世。
陳秀英1928年出生在莒縣梁甫山下的龍門村,三歲就沒了母親,小小的年紀就知道只有苦干才能贏得生存與地位。18歲那年嫁給大她四歲的黃草坡村的解放軍戰士董秀安家。嫁過來四天,丈夫就隨著部隊四處征戰走了。臨走時董秀安對她說:“你要是有真心,就等著我回來。”這一諾,老人整整等了79年,也是整整一生。1946年8月,22歲的董秀安在遼沈戰役的四平戰役中犧牲,被安葬在四平,再沒回過家。1950年董秀安被評為烈士。

這份烈士證書是近年補發的,原來的經過近半世紀的珍藏,在一次火災中損壞了
嫁過來兩年后她的公公去世,這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她陪著婆母一起支撐起這個人口眾多的家。董秀安兄弟五人,還有一位姐姐。加上兄弟家的孩子,有時她要操持十幾口人的吃喝,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弄吃的”始終是每天擺在她面前的一個沉重的難題。
“這周邊的山,沒有我上不去的。”2022年8月23日,老人面向來采訪她的記者抬手指點著,眼里放射著光彩:“去放羊,薅野菜什么的。”
“我來到這莊里整五十年了,我就沒見過她不會的,也沒見她閑著過,納鞋、紡線、切地瓜秧等等的,住不下。”也是那次采訪時,旁邊一位鄰居老大娘說。

2022年7月26日,記者采訪結束后,老人不顧記者一行的強烈推辭,倔強地站在屋門口送別
老人無兒無女。但她為董秀安的三弟撫養了女兒,從一歲半就給撫養,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還常來看她;董秀安的五弟去世后,撇下六歲的兒子,她又代為拉扯成人,2022年從新汶礦務局退休后一直在跟前侍候著她。
2022年7月26日,莒縣畫家賈貴仟利用極為稀少的烈士相貌資源,為陳秀英老人繪制了他們的一副“新婚照”,慰藉了老人一生的遺憾。

那天,老人看著這份“合影”似有無限話語

那天,老人面對畫家繪的丈夫清晰地面容,淚流滿面,忍不住喃喃道:“秀安,你真的回來了?真的回來了……”另一邊的記者也忍不住淚濕
陳秀英老人的一生堅守和替烈士贍養公婆,撫育幼小的事跡經本網及眾多媒體報道后,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紛紛為老人的高尚品格而感動。老人也先后被評為“實誠日照人”和133期“山東好人”。

陳秀英侄子與記者的交流
8月22日,記者輾轉聯系到了陳秀英老人撫養成人的董秀安烈士五弟的兒子董克運。他是陪伴老人走過最后人生歲月的親人之一。他告訴記者,他大娘是6月14號去世的。此前,因為脊背疼住進了莒縣人民醫院,醫生診斷后說是腫瘤轉移到了骨骼上。
老人安息!
責任編輯:張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