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府東街》是大眾網菏澤打造的時政欄目,論時事,說熱點,用別樣視角,表達菏澤態(tài)度,呈現菏澤之變。
此文是第148篇。
大眾網記者 劉亞 菏澤報道
“此心不渝,此愛長存;七夕為證,天地同聽!”七夕節(jié)至,菏澤各區(qū)(市)縣民政局紛紛推出集體婚禮、文化體驗、公益實踐等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傳統(tǒng)佳節(jié)不僅洋溢浪漫氛圍,更成為弘揚文明婚俗、倡導健康婚戀觀的重要契機。從古城游玩的愜意,到領證宣誓的莊重;從集體頒證的儀式感,到青年聯誼的怦然心動,讓浪漫與文明在這座“中國牡丹之都”交相輝映。
古往今來,七夕被賦予浪漫的意義,成為無數情侶表達愛意、共結連理的美好日子,不少準新人選擇在這一天領證或者步入婚姻殿堂。發(fā)展至今,無論是簡約的共享單車、觀光車迎親,還是低調的集體婚禮和“新婚書畫展”婚禮……這些形式多樣的新興婚禮模式,都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婚戀觀念的巨大轉變:從追求排場和面子,轉向注重個性表達、情感體驗和綠色可持續(xù)的消費理念。
沒有婚車鞭炮,沒有禮金酒席,也沒有高額彩禮。這樣的婚禮,有多“排面”?
行合巹禮、結發(fā)禮、簽署“拒絕高額彩禮”承諾書……簡約而不失莊重的儀式,既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婚俗文化,又彰顯了新時代文明風尚。
近年來,菏澤市集中開展“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宣傳引導工作,加強“菏潤新風”品牌建設,為愛“減負”,為幸福加分,為引導廣大群眾共同抵制陳規(guī)陋習,堅決遏制高額彩禮之風,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在菏澤,越來越多的新人主動響應“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的號召,以新穎別致的“文明浪漫招式”展示婚慶新時尚、文明新風尚,更傳遞出大家對文明節(jié)儉婚禮儀式的贊同和對移風易俗工作的支持。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引導更多人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價值觀。
記者梳理往屆集體婚禮新人代表現場分享感悟,許多新人用親身經歷講述文明婚俗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婚禮的意義不在于排場大小,而在于兩顆真心的相守”“選擇零彩禮,錢并不是衡量兩個人的幸福標準”……
我們不難發(fā)現,菏澤的創(chuàng)新做法,在于既尊重傳統(tǒng)又與時俱進。中式合巹禮、結發(fā)禮等傳統(tǒng)儀式的保留,彰顯了對中華優(yōu)秀婚俗文化的傳承;而拒絕高價彩禮、簡約舉辦公益婚禮等新風尚,則體現了新時代的文明追求。這種“傳統(tǒng)”與“新興”的完美結合,既滿足了年輕人對儀式感的需求,又順應了文明節(jié)儉的時代潮流。
更值得稱道的是,菏澤的婚俗改革不是簡單的“破舊立新”,而是構建了一套長效機制。從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工作的意見》到建立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從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樹活動評選到舉辦集體婚禮,一系列舉措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了政府引導、社會協(xié)同、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這種系統(tǒng)性的改革思維,確保了婚俗新風能夠落地生根、持續(xù)發(fā)展。婚俗改革表面看是改變儀式形式,實質上是變革價值觀念。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如今,菏澤用一場浪漫與文明的雙向奔赴,展現了新時代婚俗改革的生動圖景。在這片牡丹盛開的土地上,文明之花正與愛情之花一同綻放,讓浪漫回歸本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